當前位置:文檔之家? 康德實踐哲學研究

康德實踐哲學研究

康德實踐哲學研究

康德的倫理學具有形式主義的特征,

但正是這一點被人們所誤解,

認為康德的道德哲學

是一種空洞無物、

沒有實際效用的學說。

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康德的實踐哲學的相關資料,

希望對你有幫助

!

康德的實踐哲學

[

摘要

]

康德的倫理學具有形式主義的特征,但正是這一點被人們所誤解,認為康德的道

德哲學是一種空洞無物、沒有實際效用的學說。然而,綜觀康德的道德哲學,可以看到,康

德道德法則形式化的追求只是其道德哲學的一個必不可少的方面,

另一方面,

康德力圖使自

己的道德哲學走向經驗和情感,走向生活世界。這也就構成了康德倫理學的實踐性。

[

關鍵詞

]

康德倫理學

形而上學

至善

[

中圖分類號

]B82-06 [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

]1009-534905-0035-02 

一、康德的倫理學

康德倫理學的出發概念就是自律的善良意志,

人們常說,

通向地獄的道路是用善良的意

向鋪砌的,

但康德的善良意志并不是消極的,

這位思想家向善良意志的體現者所要求的是活

動和行為。

人們或許會批判康德對事情的形式主義的看法,

他暫時談到的只是幫助人們在生

命的海洋中找到確定方向的指南針,

道德方向的喪失不會是長久的,

道德境界遲早會在人的

面前清楚地顯示出來,

并且人們將看到他們的行為會把他們引向的方向

——

引向善或惡。

就是善,其準是如此的顯而易見。

在康德看來,

實踐理性的宗旨就是用之指導人們在現實世界中的生活,

如果人們擁有了

一個對實踐生活很合理的理性卻不用于人類實踐生活,

不能普及開來,

那么原理描繪得再美

輪美奐,

事實上它是沒意義的。

想要指導人類的實踐道德生活,

就必須將理論帶回到現實的

大千世界中。

《實踐理性批判》

是對一般的實踐理性進行批判,

一般的實踐理性包括我們日常的實踐

活動。

這個批判為什么不提名為純粹理性批判,而是簡單地提名為一般實踐理性批判

……

如果它在這一方面成功了,

就無需批判純粹能力本身,

以發現理性是否以這樣一個過分僭越

的要求,超越了自己

……”[1]

康德在導言中,強調了理論理性和實踐理性的區別,理論理性

是處理認識的問題,實踐理性是處理欲望和意志的問題,其最高表現形式就是意志能力。

那么什么是意志呢

?

在康德看來,就是自己實現自己的對象的能力。

縱觀《實踐理性批判》這本書,

康德的道德形式主義研究到達最高之處了。實踐理性批

判事實上是對人類道德法則的元倫理分析。對道德法則的表達是形式主義的方式表現出來

的,它就是康德的絕對命令或定言命令法則??档聦Φ赖路▌t是這么評價的:

以上所列舉

的觀察道德原則的三種方式,

歸根到底,

是同一規律的不同公式,

其中每一個又包含著其他

兩者。

它們之間雖然有著區別,

不過這種區別與其說是客觀實踐的,還不如說是主觀的,其

目的在于通過這種類比使觀念與直觀相接近,并由此與情感相接近。

”[2]

而隨后的兩種表述

只是為了能更接近情感。

康德認為

至善

是純粹實踐理性的全體對象。他認為前人的哲學實際上是

求達至善之

??档卵芯苛岁P于

至善

的內在涵義。

在康德看來,

追求幸福是每個有理性者的合理的要求。

同時,

他也意識到了人們在追求

幸福的過程中也會有各種感情:快樂、激動、悲傷等。如若這樣,人們是否可以將

追求幸

作為普遍法則呢

?

康德的回答當然是否定的,因為法則具有客觀性和普遍性,而

幸福

是一個具有不確定因素的東西。人們在現實的生活中追求

幸福

時有時不會考慮道德的因

素,有時道德甚至成了阻礙

幸福

的因素??档抡f:

事實上,一個理性越是處心積慮想得

到生活上的舒適和滿足,

那么這個人就越得不到真正的滿足,

因此,

很多人特別是那些最精

明的人,如果他們肯坦白承認的話,在一定程度上產生了對理性的憎恨。

”[3]

德行有時甚至

會阻擾人們對幸福追求的達成。因此,幸福不一定能與道德很融洽地協調。

制約人欲是一個要求,

同時又必須滿足人的各種欲望。

于是康德倫理學產生了有關幸福

和道德內容的二律背反:

幸福和道德是

至善

中兩個相對而言的要素。

所以,分析和綜合的

方法對它們來說不見得行得通,

所以對

至善

概念的研究和演變自然而然地進入了形而上學

這一邊。

所以,

想達成至善這個目標它的條件只能在形而上學這樣先驗的基礎上討論和研究。

在現實實踐的生活之中,

人們一邊受到各種道德和規范的激勵和鼓舞,

另一方面,

道德律也

在適時地限制人,這就是一般人們追求的

幸福

的基本構成??档聟s認為:

這種自得好報

的道德體系,僅僅是一種理念,它的實現要依靠這個條件,即人人都做他們所應該做的

”[4]

。我們知道,現實的生活中并非所有人都知道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所以,想把道德

和幸福真正統一在一起是非常困難的。

所以康德將道德的研究轉到了形而上學這一高度。

是就有了康德的兩個懸設:上帝存在和靈魂不朽。在康德看來這是十分必要的:

必須假定

那道德的世界,

對我們說來,是一個未來的世界。

所以上帝與來生是兩種基本設定,而按照

純粹理性的原理,這種基本設定和同一理性所加乎我們的責任,是不可分的。

”[5]

康德為他所提出的兩個懸設感到十分自豪,

按他的觀點上帝存在和靈魂不朽使人自己內

心對現實生活中的誘惑有抵抗性,

人們便會知足而后

自足

。

站在實踐理性角度,

康德認為:

理性的那種必然的理念,是把我們自己看做是在思寵的世界中的而在那里幸福是等待著我

們的,除非由于我們自己不配得到幸福,而限制了我們在幸福中的份額。

”[6]

理念世界解決

了人們現實生活中的一切道德問題,達成了二律背反,這是康德理論的一項偉大創舉。

二、后人康德倫理學的批判

海涅的批判

嚴謹過度的人責備康德哲學的二元論,

并認為其倫理學只流諸形式主義。

海涅認為,

德在

《純粹理性批判》

中作為絕對不能證明的東西加以推倒了全部的東西

——

靈魂不朽、

志自由、上帝存在,卻在《實踐理性批判》中作為公社恢復起來。這是他理論不能自圓其說

的表現,他認為雖然其并沒有擴充我們的知識,但整個說來

它們給理性一種對這些概念的

權利,否則,理性就不能允許自己甚至有論證這些概念的可能性了

。這是海涅對康德倫理

學理論的嘲諷,也是他認為康德倫理學流諸形式的證據。

叔本華的批判

叔本華認為康德的理性主義哲學批判了宗教哲學,但是他的實踐理

性最終又變成了另一個被復活的上帝。

然而,

康德對于理性的限制,

實際在某種程度上是對

非理性主義的一種默認,

理性所不能到達的地方,

也就只有非理性來加以解決了。

他建立起

經驗主義倫理學就在于,

繼承康德的宗教批判思想,

進一步對理性宗教進行更為徹底的批判,

最終樹立起關注個體的人的存在和境遇的非理性主義倫理哲學。

在倫理學上叔本華認為:

道德學研究的是實際的人行為,

不是研究先天的紙糊樓閣。

”[7]

叔本華也因為這一點批判了康德的道德哲學,他認為康德的倫理學是不會存在的一種假定,

偽裝的神學道德學

”[8]

,是一種最為抽象的概念,是表面的道德學說,而其內在是對康

上帝

之說的迷信。叔本華要建立的是基于人們實踐生活的具有社會實踐性的倫理學說。

叔本華認為康德一開始就偷換了道德學概念。

義務等概念都不能逃脫上帝哲學的假設的

最初,

上帝存在的假設保證了道德在現實生活中的一切實際意義。

一切責任的觀念與意義,

純粹、完全來自于它對威脅性懲罰和允許的獎賞的關系。

”[9]

責任本身以人們設定懲罰和獎

賞來作為條件,

或者我們可以這么認為,

它是以懲罰或獎賞作為條件來告訴人們應該做什么

不該做什么??档滤f的

絕對

的意思是

無條件的

,所以他的倫理學以

無條件的責任概

作為基礎,就是

一個形容詞與其形容物結合的矛盾

”[10]

,然而,這種

無條件的責任

在人們的社會現實生活當中難以找到依據。

叔本華批判了康德倫理學的基礎和根源:

他完全建立在純粹先天概念之上,

沒有任何實

在內容和經驗依據,適用于有理性者卻不能激動人

;

缺乏真正實體,沒有可能的功效,是建

相關文檔
  • 康德道德哲學詳解

  • 康德的實踐哲學

  • 康德的道德哲學

相關文檔推薦:
野花影视在线观看免费观看7